这样的农村家族祠堂,在华北地区已不多见,

孙氏宗祠

古代,黄河曾两次在静海西北的台头镇分流而后入海,所以这一带得名黄岔。解放后,黄岔村分成幸福、义和、友好、新立4个村,这里的村民70%都为孙姓,且同出一门先祖。据孙氏家谱记载,始祖孙显义于明初永乐年间自湖广襄阳府泗水县大理村迁居黄岔建村,繁衍生息,迄今已有二十五世,族人三千余人。

孙氏宗祠所在位置

孙氏宗祠外景及文保碑

最为难得的,则是孙氏的家祠仍然被完好保护着,并于年公布为天津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民国十五年(),黄岔孙氏四大门族人集资修建孙氏宗祠,工程延续至九一八事变暂停。建国初期供销社借用孙氏宗祠,并将其视为公产。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孙氏族人以法律诉讼的方式要回了祠堂。年,历时三月维修后,经族人商议决定将始祖牌位迁至幸福村中央的孙氏宗祠内。

孙氏宗祠正殿

寻访孙氏宗祠时正值清明节前两日,经村内老人领路,得以进入。看管祠堂的老人正在擦拭石碑,准备后天的祭祖大典。孙氏宗祠占地1.02亩,建有十间飞檐斗拱的砖瓦房,墙体挑灰灌浆,庄严肃穆。祠堂正殿门前有一副楹联,“继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正殿内神龛里,挂绘自始祖以下神主牌位图像,而非实物。神龛两侧有孙氏宗族介绍,殿内装裱陈列“孙氏宗祠简史”。

孙氏宗祠陈设细节

值得一提的是,正殿门前的一对白石雕门墩石狮,玲珑可爱,为宫廷御用之物。当年,清廷太监大总管李莲英奉旨督造工程,命人打造了一百对石狮子,他从中挑选出最精美的一对偷运回大城县老家。后来,李家失势,便把那对石狮子转卖给静海二堡的首富郭家。再后来郭家家道中落,大部分族人迁往外地,就又把石狮子转卖给了孙家。由此,这对石狮子变成了孙氏宗祠前的吉祥物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123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