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五年净身为太监,翌年入宫。同治六年,受封二总管。宣统元年61岁时,为慈禧守孝百日后,隐退,宣统三年,亡时年64岁。李莲英出生在直隶河间府,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大城县臧屯乡李甲村人。咸丰七年,即公元年,才九岁李莲英通过同乡、大太监沈兰玉的介绍,由郑亲王端华送进皇宫而当上了一名太监。李莲英入宫后名叫李进喜,先后在奏事处和东路景仁宫当差,直到同治三年,即公元年,他16岁时,才调到长春宫慈禧跟前侍候。从康熙时代开始,清朝就极力限制太监权力,严控太监数量,降低太监官阶品级,但清朝晚期还是出现了少数几个权倾一时、呼风唤雨的大太监。本文的主人公李莲英。
李莲英本是穷苦孩子出身,当初净身入宫当一名太监,无非是想混得一碗饱饭吃。李莲英出生在直隶河间府,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大城县臧屯乡李甲村人。咸丰七年,即公元年,才九岁李莲英通过同乡、大太监沈兰玉的介绍,由郑亲王端华送进皇宫而当上了一名太监。李莲英入宫后名叫李进喜,先后在奏事处和东路景仁宫当差,直到同治三年,即公元年,他16岁时,才调到长春宫慈禧跟前侍候。14年后,慈禧太后给他起名叫李莲英。入宫后,李莲英凭借聪明乖巧,千方百计地讨主子欢喜。加上善于摆正关系,既对主子恭敬,也对下属宽厚,所以,不但赢得慈禧太后的宠信,还与宫中其他人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慈禧太后有多宠幸李莲英?雍正皇帝规定,太监 只能赐予四品官衔。可一向遵守祖宗规矩的慈禧太后,硬是突破了这个祖规,赏赐了一顶二品顶戴花翎给李莲英。虽然这二品顶戴花翎对与李莲英来说也没啥卵用,毕竟是二品大员,听起来就很腻害。
此时大太监安得海正得慈禧宠爱,红得发紫。李莲英和安德海两人虽同时进宫,地位却差得很远。后来安得海因过分张狂,终于以“违背祖制,擅离京师”的罪名,在同治八年,即公元年,被山东巡抚丁宝桢以太监不准私自出宫为由砍头身亡。李莲英是个十分聪明乖巧的人,他从中明白了应该如何摆正主子和奴才之间的关系。李莲英不仅学会了揣摩主子的脾气和爱好,千方百计地讨主子欢喜,还能时时处处谨慎小心。后来李莲英的墓志铭中说他“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也就是对主子恭敬,对下属宽厚,多少年来不敢松懈,这也算是李连英成功的秘诀吧!李莲英最成功的秘诀,还在于他掌握着让慈禧高兴舒心的头上技艺,也就掌握了一套为女人梳理新发型的技术,当时人称“小篦李”。甚至后来朝中大臣弹劾李莲英时,还在奏章里把李莲英称作“小篦李”。李莲英出身贫寒,幼年即父母双亡,后来进宫做了太监。进宫后,李莲英在其同乡、大太监沈兰玉的帮助下,做了“梳头房”的小太监,其职责仅仅是帮助梳头太监准备工具,还轮不到他直接为妃嫔们梳头。
据《晚清宫廷生活见闻》中记载:“每天三顿饭,早晚起居,他俩都互派太监或当面问候……在西苑、颐和园居住的时候,慈禧太后还经常来找李莲英:‘莲英啊!咱们遛弯去呀!’慈禧太后有时还把李莲英召到她的寝宫,谈些黄老长生之术,两人常常谈到深夜。”从这段记述可以看出,李莲英实际上成为晚年慈禧生活中一刻也不能离开的“伴侣”。慈禧对李莲英的宠信与日俱增,确实引起朝野的议论和不安。有人说李莲英权倾朝野,收受贿赂,投到他门下就能当高官;有人说他“干预朝政,广植私党”;甚至还有人说他陷害拥护维新、站在光绪一边的大臣。光绪十二年,即公元年四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称北洋海军已训练成军,奏请朝廷派大臣检阅。慈禧就派总理海军衙门大臣醇亲王前去巡阅。由于醇亲王是光绪皇帝生父,身份高贵,因此要加派太监、御医随行。而醇亲王是一个城府很深且非常谨慎的人,他主动要求派李莲英随行,以减少太后对自己的猜忌,慈禧马上批准了。
年10月22日,慈禧太后病死于西苑的仪鸾殿。在办理慈禧太后的所有丧事之后,李莲英就离开他生活了50多年的皇宫。隆裕太后为感谢李莲英服役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准其“原品休致”。这就是说,他虽然已经离开皇宫,但还是按照原来的薪资标准,每月领取60两银子的退休工资。这笔钱,在那个时候可是一笔巨款,足以让李莲英过上体面的晚年生活。然而,出宫两年后,年,李莲英无声无息死去。隆裕太后闻讯,很是伤心。特批两银子,为李莲英修建陵墓。李莲英的陵墓位于北京城西的恩济庄太监茔地。
由于李莲英地位的特殊,他的坟墓规格很高,位于恩济庄太监茔地中一个独立的院落里。牌坊横眉上,写着“钦赐李大总管之墓”几个大字,显示坟墓主人的与众不同。其墓碑是用汉白玉制成,在一片的太监茔地中,分外耀眼,显得“鹤立鸡群”。陵墓占地约有20多亩,由南向北延伸。虽然规模比不上帝王陵墓庞大,但堪与一些王侯将相相比了。李莲英的陵墓在年被打开过。当时,考古人员用了足足一周的时间,才将这个陵墓挖开一个豁口。最终,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打开了李莲英陵墓的墓室……考古人员倒吸一口冷气。因为虽然李莲英的陵墓里有许多价值连城的陪葬品,可棺椁里只有一颗腐烂干净的骷髅头,头部以下的被子里空空荡荡,连一节小骨头也没有。李莲英的躯干去了哪里?至今仍是一个谜。
那么,李莲英的陵墓里到底有哪些珍贵的陪葬品呢?考古人员发现了一颗钻石帽饰,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戴的那颗钻石还大。另外,还有三件宝物:汉朝的青玉土浸剑、满黄浸玉镯,宋代的青玉褐浸环,都堪称无价之宝。回来再说李莲英的躯干。是遭到盗墓贼的光临吗?不像。因为按照常理推想,盗墓贼所追求的,是陵墓里的金银珠宝。李莲英的躯干对他们来说毫无用处,拿出去反而是累赘。更何况,李莲英的陵墓保存完整,里面的金银珠宝都原封不动。所以,绝无可能是盗墓贼所为。经过考古人员、历史学家反复考证,人们倾向于认为,很可能在入棺的时候就只有一个人头,而无躯干。如果真是这样,这就说明一个问题:李莲英的死亡不太正常。也许真如有的书籍所言,李莲英并未寿终正寝,而是死于被仇家杀害。
光绪三十四年,即年10月22日,慈禧死于北京西苑的仪鸾殿。李连英办理完慈禧的丧事,于宣统元年,即公元年二月初二,离开生活了51年的皇宫。当时内宫主政的隆裕太后,为感谢他在宫中服役多年,准其“原品休致”,就是带原薪每月60两白银退休。作为一个太监,李莲英的身份极为卑贱。不同的是,由于慈禧太后的赏识和宠爱,他享受到了皇宫太监前所未有的权力和地位,金钱财富也滚滚而来。但也正因与慈禧的这层特殊关系,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之一。李莲英死于宣统三年,时年64岁。这时,绵延了多年的清王朝已是风雨飘摇,灭亡只在旦夕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