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牛汝辰
昨天晚上(2月20日)CCTV—4台播出的《中国地名大会》第五期节目,一位选手面对河北省廊坊市的“大城县”,读作DàchéngXiàn。于是有专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版书后所附的地名索引读音,认为应将“大城县”读作:DàichéngXiàn。这一读音标注可能来自于早期国家测绘局测绘研究所地名研究室编的《中国地名录》(地图出版社,年),该书标注为:DaichengXian。
而十多年后出版的《中国行政区划大典》(主编李宝库,年出版)一书,将大城县标注为:DachengXian。大城县的政府网站,标注的也是DàchéngXiàn,在其他行文中,也大多标注:DàchéngXiàn。
大城县当地大多数年轻人都读作大(dà)城县。同属廊坊市辖的离大城县不远的大(dà)厂回族自治县,以及本省的邯郸市辖的大(dà)名县的“大”字,各类工具书都标作dà音。不知道为何唯独大城县的“大”字,有的工具书标作dài音。
从目前看来,大城县的地名拼写还不统一。国家语委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推广普通话,还曾对地名异读音进行过部分规范,对于异读音的确定,大多基于保留古音和或方言读音,并具有特殊含义的汉字,保留异读音。也就是说“音随意变”,如果没有特殊含义,那就不再保留异读音,按普通话读音拼写。具体到这个“大城县”的“大”有没有特殊含义呢?让我们回顾一下大城县历史沿革和得名由来。
大城县古时地处边陲之地,故取“义彰武功、城防坚固”之意命名为“大城”(含义还是大小之大)。战国时,为齐国平舒邑。西汉时设东平舒县。三国魏时,为章武郡治。北魏时,为平舒县。隋唐时,属瀛州、河间郡。后周显德六年(年),为大城县。宋金元明时,属霸州。清雍正六年(年),属顺天府。年,属津海道。年,属第六行政督察区。年,属天津专区。年,撤大城县。年,恢复大城县。年,属天津地区。年,属廊坊地区。年,属廊坊市。
从以上大城县历史沿革可以看出,大城县的“大”字,并没有特殊含义,跟大小之大、强大之大没有区别。另外,也许会有人说,当地有些老人读“大城”为“dàichéng”。全国有八大方言,很多字的读音都不同,那如果都按方言注音,那全国就没有办法统一读音了。国家力推通用语言,也就是推广普通话,以方便各地的语言交流顺畅,所以,仅仅依据方言读音来确定地名读音是不可取的。地名汉字异读音的确定原则是从今从众,也就是以今读音为准,以全国大众的通用语为准。如果有特殊含义的异读音,可以斟酌考虑确定。
近六十年来,国家语委在推广通用语言,即推广普通话工作中,很重要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语言规范、汉字的审音定字(包括上世纪五50至70年代的简化汉字),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及其应用(包括地名单一罗马化等),大力扫除文盲,普及文化知识,使我国民众快速成为有知识的一代新人。而地名规范,包括地名异读音的审音定字、地名简化等,属于语言规范的一部分。虽然地名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但不能逆语言规范之洪流,产生更多的地名特殊读音、方言读音和古音,更不能逆“从今从众”原则,坚持“从古从方”的原则,给广大人民群众使用语言造成不必要的困惑和麻烦。基于以上考虑,我认为大城县的“大”字,应该统一读作dà。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