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我家乡,看看有多靓许昌篇丨建安区

白癜风医疗机构 http://m.39.net/pf/a_5333207.html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杜文育李思远通讯员赵伟源“我们超市扶贫大棚生产的蔬菜根本不够用!”9月30日上午,许昌市建安区灵井镇世贸广场生鲜主管李青宇向记者诉说他的“烦恼”。从大棚到超市货架全程不超过2小时,这样新鲜的蔬菜,消费者欢迎,超市不愁销,周边村里的贫困户也靠扶贫大棚改善了生活。灵井镇世贸广场向东不到2公里,刘庄村的地头上,10座蔬菜大棚连成一排,这是世贸广场在刘庄村的扶贫基地。大棚内,小白菜苍翠欲滴、长势喜人,藤架上垂下长长的豆角,草莓苗刚刚栽下。村里的贫困户刘成永在大棚里站起身,手里攥着一把杂草。他说:“在扶贫大棚里干活儿,薅薅草、施施肥,活儿不累,一天有50元工钱。”刘成永今年75岁,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他只能指望种自家地那点儿收入;如今,靠着扶贫大棚,他多了两份收入。“在扶贫大棚干活儿领工钱,每季度还能领分红。”刘成永说。刘庄村村委委员王亚锋介绍,村里这10个扶贫大棚租赁给世贸广场,一年有4万元租金收入,用于给2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每人每季度元至元不等。扶贫大棚直通超市货架的模式,不仅让贫困户增加了收入,而且让超市有了品质更好的货源。李青宇说,扶贫大棚里的作物,从采摘到货架,全程不超过2小时,蔬菜非常新鲜,瓜果可以长到十成熟再采摘。而从批发商那里进货,因为中间要经过几次运输,通常情况下,为了防止产品在中途坏掉,瓜果采摘时一般只有七成熟。“消费者很识货,菜新鲜不新鲜,瓜果熟不熟,一对比就能分辨出来。扶贫大棚运过来的蔬菜一上货架,很快就会被抢完,从外面进的蔬菜根本比不了。”目前,除了刘庄村的10座大棚,灵井镇世贸广场在临近的郝庄村还有15座标准化温室大棚,以种植瓜果、蔬菜为主。扶贫大棚直通超市货架的模式,令贫困户、超市和消费者都从中受益。来源:大河客户端编辑:贺笑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645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