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授衔他原定为上将,他却坚持降为少将

如果军人也是一种职业的话,这就是最令我敬服的职业。每当国家遭遇重大灾情,边境安全受到威胁,他们都会挺身而出,甚至可以献出宝贵的生命。而在近百年前,也是无数革命英烈,在国家危难之际,勇敢地站出来,前赴后继冲向战场,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一切都渐入正轨,也该到了表彰他们的时候了。根据这些革命军人的资历、战功授予相应的军衔。可以说军衔的高低不仅是他们日后地位的象征,更是他们在革命年代的功勋表现,虽然有个别人认为自己的军衔低了,但也有不少人却认为自己的授衔太高,主动提出降衔,其中有一位甚至要求连降两级,从上将降为少将,这个人就是孙毅将军。

孙毅是河北廊坊大城县人,年生于当地一普通家庭,因为家境的原因,读完高小后他就辍学了,但喜好读书的他,利用空闲时间坚持学习。在当时那个遍地文盲的年代,以孙毅的文化水平来说,已经是相当高,但此时正逢乱世,根本没有好的出路。最终他投身行伍,考入冯玉祥创办的河南陆军军官学校。

毕业后,他成了23军军部的上尉文书,后来调到前线部队,参加过北伐和反将战争,职务也升为团副。中原大战中,冯玉祥兵败下野,就连自己的队伍也被蒋介石收编,孙毅所在的西北军第2方面军第5路军,改编为第26路军,孙毅也成了中校参谋。

蒋介石并不信任这些投靠他的杂牌军,26路军整编完毕后,就被派往苏区参加“围剿”,一来打击红军力量,二来消耗这些杂牌军。在与红军的战斗中,26路军损兵折将,另外来到南方水土不服,也造成很多士兵染病,但老蒋根本不同意他们北上,只要求他们驻扎在宁都,而此时随着红军势力的扩大,宁都陷入苏区的三面包围中。

而此时东北沦陷的消息传来,26路军更希望北上参加抗日,在这种情况下,秘密党员赵博生,以及季振同、董振堂领导下,发动了宁都起义,孙毅也跟随起义军参加了红军。起义部队改编为红五军团后,孙毅也担任第41师参谋长,后改任第40师参谋长,于年正式入党。

在此后的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斗争,长征,以及抵达陕北后的几次战役中,孙毅立下赫赫战功,年已升任红一军团参谋长,成为红军高级将领。

抗战时期,孙毅历任晋察冀军区参谋长、冀中军区参谋长等职务,此时参军十余载的孙毅还是孑然一身,他的职务、年龄完全符合结婚政策,于是几位热心的老首长,也一直想着给他找个照顾他的终身伴侣。

年,孙毅调到晋察冀军区军政干校当校长,一次参加会议时,遇到了22岁的田秀涓。别看田秀涓非常年轻,工作能力却很强,此时她已经是边区妇救会主任,是一位优秀的抗日干部。当时聂帅感觉两人很般配,他与夫人张瑞华给他们创造机会,这两位优秀的抗日干部最终走到了一起。

新中国成立之初,孙毅被定为准兵团级,后来军衔评定时,他这个级别授中将比较合适,但也可以授上将。而在最初的授衔名单中,他孙毅的名字就列在上将中。他知道后,主动要求降低军衔,认为以自己的资历,降为少将更为合适。

他这个要求有些“过分”,所以上级没有同意,但孙毅不放弃,又申请了几次,最后这件事连主席都知道了。对于他的功绩,主席非常清楚,最终拍板,同意他的将衔申请,不过直降一级,授中将就可以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360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