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在这里从来没有消失过,每周四次的

都说“一日之计在于晨”,的确,在廊坊的大城县,这里的繁华喧嚣,也是从日出时分便已经开始了的,且不曾停止过。而赶集一词,让久居都市的人们似乎都已经感到了陌生。原先日常购物的场所,随着城市的发展,已经由集市变成了早市或夜市,以至于到现在只能去超市。而地摊儿经济的重启,无疑为一座城市的活力值,注入了一针强有力的兴奋剂!

说到廊坊旅游,就不得不说说大城县的红木大集这一旅游目的地。一个人口不足百万的县城,却有着闻名全国的知名度,乃至被誉为“北方最大红木市场”、“中国红木第一大集”的称号!也许有人说,一个买卖红木的交易市场,怎么就成了旅游目的地了呢?没错,在这里赶一次集,就像是领略了一处风光一般,让人耳目一新且有声有色;眼花缭乱之时却也显美轮美奂之处!人文风光难道就不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吗?

而这样的风景线,在每周将上演四天,即:六、日、一、二且年节假日不休的周而复始!在每一天的开始,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商贩们就已经开始陆陆续续进场,之所以说是四面八方来,是因为这里不仅吸引了本地的商贩,从河北其他地方、甚至天津、北京乃至河南山西或更远地方来的商贩都有。

而当太阳初升至地平线之时,空余的摊位上已经是人头攒动了。这里的广场处固定摊位近四百个,而非固定地摊儿,则如见缝插针般地随处可见,但也都是规规矩矩的不占用主交通干道。而往往这个时候,也是第一声吆喝声从这里发出,随之而来的便是前来赶早“淘宝”的人们不绝于耳的讨价还价声……

没错,“淘宝”要趁早,而一天之初开张的买卖,也是摊主们乐于做的一件事情,不为别的,只为图个好兆头,权当预示着一天的买卖兴隆罢了!而在固定摊位上的摊主们,则不紧不慢的正在整理货物,或精心的摆放,或擦尘打扫,似乎高于地摊的柜台上,本就应该拾掇的更利落些才像样……

而无论是地摊儿也好、还是固定的货架上也罢,整个市场上最多见销售的物件大都以木料木器为主,大到整块的原木,小到木雕、木刻甚至文玩珠串儿。但凡眼见的,都能给人感觉以耳目一新且目不暇接。而所销售的木料类别也是应有尽有,紫檀、崖柏、鸡翅、酸枝,其中也不乏有大叶海黄等名贵木料。

虽然大多数人来这里都是为了赶集或图个热闹,但其中也有不少人是奔着便宜或者“淘宝”而来的。对于木料的不了解乃至经过的时候只是匆匆一撇而过相比,做出的成品的摊位,如手串儿、手把件儿、根雕或摆件等,则更能吸引前来的人们。

这里的商品用琳琅满目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而只有你想不到,在这里却没有你看不到的商品。行家们盯准了卖木料的摊位,图的是自己加工成本低廉,而游客们频频光顾与成品摊位,却也是货比三家后还要讨价还价。其实,逛大集的乐趣就在这看似无穷尽的货比三家和讨价还价的过程中。

而穿梭于摊位间的熙熙攘攘的人们,眼睛左顾右盼的就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般。眼光够不够独到与敏锐我不敢说,但俩眼盯着眼前的商品那“放光”的劲儿却是十足的。就在这看似漫无目的的溜达间,却透露出了十足的耐心法,而这一切的基础,就好像是旅游的长途跋涉一样,必须有副好腿脚。

的确,光是场外的摊位,想要溜遍真的不是间简单的事情,至少大半天的功夫,走心的话,也许你只逛到了整个市场的一半。所以,说这里是“北方最大红木市场”逛过之后,就知道名不虚传了。而短短的两个小时后,市场上的热闹与喧嚣程度,则是更胜一筹了。

偶尔间,你会看见身边的人群呼啦一下子围到了一个摊位前。不用担心,一定是摊位主人拿出了看家的宝贝,而里三层外三层的买主们,叫价的声音便开始不绝于耳。的确,这里销售的产品,其中不少都是做工精细、雕工大气之中不乏细腻、华贵典雅的风范。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里被业内称为“京作之乡”的缘由了。

在一来二去的讨价还价声中,最终买家以自己的既定目标价位得到了心仪的物件,而卖家则更不用多说,如果赔钱,这笔买卖他也是不会做到成交的。在皆大欢喜的结局下,买卖双方就这样完成了自己“淘宝”和出摊儿的主要任务。但、这对于买卖双方来讲,这样的过程,就像这早晨初升的太阳一样,才只是刚刚开始,而在廊坊大城的“淘宝”之旅也是一样,这其中的乐趣,绝对不容错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497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