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京作”古典家具制作工艺
大城“京作”古典家具制作工艺年被列入大城县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年3月被列入廊坊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年3月列入河北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诞生于北京皇城,是在明、清宫廷家具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与“苏作”“广作”并称为中国硬木家具的三大流派。
大城古典家具制造早在元、明时期就相当发达,由于大城县距京城较近,故民间大量木工巧匠被皇宫征用,在宫廷内从事家具制作,是明代家具制作发祥地之一。大城古典家具属红木家具类,产品原料采用越南、柬埔寨、印度、马达加斯加等地进口的紫檀、花梨、酸枝等名贵红木。“京作”红木家具制作技艺复杂,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身,综合运用设计、木作、雕刻、烫蜡等多种制作技艺,加之珍贵的材料、复杂合理的结构、庄重典雅的造型以及细腻美观的雕饰,使之具有雕绘满眼、绚烂华贵的特点,是品位高雅的居家装饰品。“京作”红木家具工艺考究、彰显文化、观赏实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京作”古典家具远销北欧、东南亚、美国、古巴等国,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京作”古典家具作为政府礼品赠送国际友人,不仅增进世界人民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也促进中国和各个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
“京作”红木古典家具融入“苏作”和“广作”制作技艺,吸收古铜器和汉石刻艺术的营养,体现帝王、贵胄的审美趣好,追求厚重的造型、庞大的体形,形成雍容大气、绚丽豪华的“京作”风格。“京作”硬木家具注重陈设效果,也适应北方地区干燥的气候。“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在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达到鼎盛,嘉庆、道光以后逐渐流散于民间。解放后,由于国家采取积极的抢救、保护和扶持政策,“京作”古典家具制作技艺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
大城“京作”红木古典家具制作产业以南赵扶镇的冯庄村、叶庄子村为中心,辐射全镇38个村街及邻县的20多个村街。大城县形成宝德风、陶然居、唐谷、五福、德发、红日、鑫发鸿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