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李莲英的墓被挖开,棺椁内的情

太监是封建时期特有的产物,被鲁迅称为“国粹”之一。他们常常是人们眼中低等的存在,却在各朝各代都有过深远的影响。

在我国历史上就曾有过十大最有名的太监,他们分别为秦朝的赵高、东汉的张让、唐朝的高力士、李辅国、北宋的童贯、明朝的王振、刘瑾、魏忠贤以及清朝的安德海和李莲英。

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李莲英。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曾经叱咤清朝的太监,为何在死后其棺椁内的情形会让考古人员惊吓不已?

01

年,李莲英出生于顺天府大城县的一户穷苦人家。他的父亲靠帮人做鞋、补鞋为生。

在他8岁那年,家里实在穷得连锅都揭不开了,父亲只能将排行老二的他送去了郑亲王都华府当太监。

李莲英9岁的时候入了宫,认识了一位名叫沈兰玉的太监。沈兰玉是李莲英的老乡,见他小小年纪,瘦骨嶙峋,很是可怜,就想着点拨他一下。

他告诉李莲英,慈禧太后十分重视梳头这件事情,也很喜欢一些时兴的发髻,如果他能掌握这门手艺,日后不怕没有出头之日。

李莲英听了沈兰玉的话,平日里除了干活就是琢磨用什么东西可以让头发更加顺滑,如何梳头才能让对方没有感觉,现下都在流行什么好看的发式等等。

等李莲英心里十拿九稳之后,沈兰玉就将他带到了慈禧太后的面前,从此开启了他的得宠之路。

从他开始伺候慈禧梳头起,无论是挽髻还是簪花,慈禧太后都会钦点李莲英帮她。

在慈禧的倚重之下,从小太监到大太监总管,李莲英只用了10年时间。

他26岁时当上了大太监总管。因为不想步安得海后尘,他为人一直都很谦逊、低调,对下人也很宽厚、礼待。

在宫女口述的《宫女谈往录》一书中,对李莲英有如此评价——

“李莲英厚道的地方,在于对待底下人从来不克扣,所以下边的人很少有人咬牙切齿恨李莲英的。”

这正合了李莲英的处世之道:事下以宽。

他在得势之后,从来不会像安得海那样嚣张跋扈、盛势凌人。

他总是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哪怕是慈禧派他和醇亲王奕澴一同去检视北洋水师,他也没有摆出任何钦察大臣的样子。反而如醇亲王的仆人一般,一路用心伺候,甚至连晚上的洗脚水都会帮他事先打好。

太监作为朝廷钦差外出视察在其他朝代不足为奇,但在清朝却是绝无仅有。李莲英此次出行实为首例。

这么大的荣耀都没让他得意忘形,而是更加小心谨慎,那些在沿途中想要结交他的官员甚至都没能见到他的面。

02

从这件事中我们不难看出,李莲英的情商很高。他在此次出行中的行为不仅笼络了醇亲王,让醇亲王在慈禧面前对他赞不绝口,而且还树立了低调、清廉的形象,为慈禧挣足了面子。

慈禧为此还不无得意地说到:“总算没白疼他一场。”

也正因为他情商很高,他不仅能够将慈禧交代他的事情都完成得非常好,而且他还常常能够逗得慈禧开怀大笑,甚至能够巧妙地帮她化解尴尬。

慈禧很喜欢看京戏,听得高兴了就会赏赐艺人一些东西。一次,慈禧在看完杨小楼的演出之后,就打算赐给他一个“福”字。

等她大笔一挥,写完“福”字之后,站在一旁的一个小王爷竟然说了一句“福字多了一笔”。原来,慈禧将福字中的“示”字旁,写成了“衣”字旁。

此话一出,在场所有的人都感到万分尴尬。杨小楼更是不知所措,不知道该不该接下赏赐。

此时,李莲英灵机一动,大声地说:“老佛爷洪福齐天,她的福自然比世上任何人的都要多出一点。”

这么一句话就轻松地解了大家的尴尬,给了慈禧一个非常好的台阶。

这仅仅只是李莲英在慈禧身边当差多年的一个小事例,他的处事周到、机敏过人为他赢得了“佛见喜”的绰号。

“佛见喜”是宫里人对一种梨的称呼。这种梨的皮呈黑色,外表看着并不讨人喜欢,但吃起来却是嫩甜爽口,因而深得慈禧喜爱,故此得名。

而李莲英虽然长相丑陋,却办事周全,深受太后倚重,所以他也是名副其实的“佛见喜”。

李莲英非常擅长揣摩人心。他将慈禧的各种喜好早就摸了个一清二楚,就连她的各种想法他也总能揣摩个八九不离十。

在生活上,他总是把慈禧照顾得无微不至,每天都会根据第二天的天气情况给她准备衣物;任何她喜欢的物件,他也总会想尽办法给她收罗到。

在精神上,他和慈禧有很大的默契。哪怕是慈禧的一个眼神,李莲英都能了解到其中的意思。

慈禧从生活到精神都十分依赖李莲英,晚清一位名叫刘兴桥的太监曾回忆说,慈禧与李莲英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只有李莲英能够化解慈禧的烦恼和忧愁。

从李莲英16岁起,他陪伴了慈禧43年,成为了她晚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

在《晚清宫廷生活见闻》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每天三顿饭,早晚起居,他俩都互派太监或当面问候……在西苑、颐和园居住的时候,慈禧太后还经常来找李莲英,邀请他一起遛弯。慈禧太后有时还把李莲英召到她的寝宫,谈些黄老长生之术,两人常常谈到深夜。

当然,李莲英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

在他31岁时,慈禧就册封他为四品花翎总管,这是清朝太监所能获得的最高品级。

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也并不能十分说明慈禧对他的宠信。在李莲英46岁的时候,慈禧为他打破了一直以来的规矩,赏赐他二品顶戴花翎,给了他无上的尊容。

03

年,在慈禧驾崩之后,年迈的李莲英想到了退隐。他深知一朝天子一朝臣,继续在深宫之中待着已经不是他最好的选择了。

年2月2日,李莲英为慈禧守灵天后离开了皇宫。

年,63岁的李莲英在北京逝世,此时的清王朝已经危在旦夕。但即便如此,李莲英的家人还是获得了清廷赐予的一千两白银的安葬费,在恩济庄的太监墓地为他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坟墓。

年,一个村民无意间发现了李莲英的墓。这个墓修建得十分坚固,考古人员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它挖开。

挖开后,墓室中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宝让考古人员叹为观止,有用金子做的烟碟,有鸽子蛋大小的珠宝,甚至还有一颗比英国女王帽子上那颗还要大的钻石。一箱箱品相上等的珍珠、翡翠及玛瑙更是随处可见。

这些数量巨大的珍宝价值不菲,让考古人员感到兴奋不已。

当他们满怀期待打开李莲英的棺椁之时,眼中的情形让他们吓得头皮发麻。

棺椁之中没有尸身,只剩一个骷髅头骨,上面还拖着一条三尺长的辫子。头骨上的两个窟窿眼阴森森地对着考古人员,让人又害怕又震惊。

李莲英的尸身去了哪里?

考古人员仔细检查了棺椁,发现之前并未被开封过。也就是说,李莲英在下葬时就只剩下一个头颅了。

为此,李莲英的死亡引起了大家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292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