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县旺村镇七女村

大城县素有“中国京作古典家具之乡”的美誉,然而,对京津冀一带的养鸟人来讲,大城县的红木鸟笼也不陌生。旺村镇七女村的能工巧匠把名贵材质与精美做工完美融合,制作出了高端大气的传统红木鸟笼,为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4月7日,记者来到七女村,见到了正在家中忙着组装鸟笼的邱大伟,在他身后的展览架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精巧红木鸟笼成品。邱大伟今年36岁,受爷爷和父亲的影响,自幼就开始学习鸟笼制作。在旺村镇七女村,像邱大伟这样从事传统红木鸟笼制作的匠人远不止他一人,蔡永涛同样继承了祖辈传授的传统手工技法,他是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蔡氏传统鸟笼的第四代传承人,从事传统鸟笼制作近30多年。他们作为传统鸟笼制作技艺的继承人,经过多年的学习积累,已经掌握了全部制作技巧,从最初的摸索也演变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红木鸟笼的制作以手工为主,制作工序复杂,制作一个鸟笼需要经过选料、开料、晾干、粘和、打磨等多道工序。蔡永涛说:“下一步,我计划把红木鸟笼做成榫卯结构,把老一代的工艺融入进去,既结实,制作速度还快。”在这些手艺人眼中,精益求精、美观实用一直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他们的作品已从当初最普通的圆形鸟笼,增加到现在适合不同鸟类的红木笼子,一些新元素也在传统鸟笼的基础上逐步增加。近年来,七女村的红木鸟笼不仅在制作技艺上在不断推陈出新,销路上同样开辟着新路径,本村及周边村街村民通过搭乘电商快车,使鸟笼远销全国,传统手工业变成了村民的致富法宝,真正跑出了乡村振兴的加速度。该村党支部书记蔡永峰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红木鸟笼需求量挺大,我们村从以前的三四户,发展到现在的四五十户,收入相当可观,也带动了全村的经济收入。”

来源▏大城县融媒体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43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