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线制度安排,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道防线。
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确保最困难的群体一户不漏、一人不落地脱贫,是各级民政部门服务支持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大局、推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责任。
陕西省宁陕县自年开始实行贫困失能、半失能人员集中供养,为其提供干净舒适的住所、24小时全面护理,不仅让贫困失能、半失能人员得到良好照料,也彻底将失能家庭解放出来,全身心脱贫致富奔小康。图为年8月20日,宁陕县中心敬老院五保失能托养中心内,护理员在与托养老人聊天。新华社记者刘潇/摄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倒计时,全国还有万未脱贫人口,近万已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存在返贫风险,近万贫困边缘人口存在致贫风险,还有大量因新冠肺炎疫情致贫返贫的困难群众,不少都需要通过兜底保障实现脱贫。
必须统筹做好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工作,精准落实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
开展专项行动,确保兜住底
为坚决履行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治责任,确保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民政部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启动实施“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
健全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定期开展信息比对,掌握未脱贫人口、返贫风险较高的已脱贫人口和建档立卡边缘人口中尚未纳入社会救助的人员信息,组织地方民政部门开展摸排核查,逐户逐人掌握情况、落实政策。
利用社会救助部门信息共享、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等,监测预警潜在救助对象,主动发现、主动救助。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落实低保渐退、收入扣减等措施,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近年来,河北大城县针对贫困户不同致贫原因,面对面与贫困户沟通,确定具体帮扶举措。大城县为户贫困户制定了“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通过产业发展、政策兜底、生活保障等帮扶措施,帮助他们逐步拔掉“穷病根”。图为年11月12日,企业技术人员对大城县北魏镇魏吉村的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新华社记者李晓果/摄
强化分类救助,确保兜准底
贫困人口中的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是民政服务的重点对象,是脱贫攻坚的困中之困、坚中之坚,要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