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一部壮丽的史诗,其中不少英雄人物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比如关怀体恤战士的朱德、性格执拗的贺子珍、做任何事情都一丝不苟的任弼时以及话不多但工作卖力的徐向前……
在提到红军队伍里蓄有胡子的人时,大部分的人头一份想到的基本上是贺龙,但其实,还有一个人从25岁就开始留胡子,一直到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生命走向尽头,他就是孙毅。
孙毅在年授衔时被评为解放军中将,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一位铁血铮铮的沙场老将,晚年他撰写的《走向征途》一书中,回忆了长征、解放战争中的诸多事迹,本文依照史实还原一两件,以飨读者。
出生于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的孙毅,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已经29岁。
入党的第二年,孙毅任军委教导师参谋长一职,当时的中央苏区“左倾”错误严重,第五次反围剿在机会主义的领导下失败,中央军委的干部同志召开紧急会议,商量应对之策,被迫决定长征。
与会人员表示,要把机关单位内部的武器与物资全部搬走,这个重担落在了教导师的手上。
10月7日,部队整装出发的三天前,刘伯承骑马去到教导师通报该消息,师长张经武与参谋长孙毅决绝地应了下来,斩钉截铁的说保证完成任务。
出发的时间临近了,部队的将领都需要配备警卫员、马匹,还要发放粮食,忙活的事情分外地多。
一日,张经武接到总部命令,前去开会讨论物资分配的具体安排。
会议一直开到了晌午,回来时,张经武的脸上愁云密布,正巧被刚出住所的孙毅撞见了。
张经武拉着他,聊到当日会议传达的精神,又沉下脸来,让他到屋中说话。
他看着孙毅,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让孙毅禁不住地连连发问:“要说什么?咋的不吭声呢!”
张经武支支吾吾地回答:“老孙啊,这个消息有点出乎预料。”“什么消息啊?”“说了你可别生气!”
孙毅满脸笑意地看着张经武,拍了拍胸脯:“到底什么事呀,你就说吧,我绝对不生气。”
原来,开会时,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军事顾问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在分配马匹时,从翻译的口中得知了孙毅白军(冯玉祥领导的旧部)起义的出身,心中略带鄙夷地将孙毅从名单中划去了,嘴里还一直念叨着“这种人不能有马”。
张经武叙述完事情经过,连忙解释道:“我后来为你辩解,可是他没听进去,好像已经没有办法改变局面了,今后你要受苦了。”
听完这一番话,孙毅心中的大石头放了下来,刚开始他以为部队想把他留下,不让他跟着一起上路,才让张经武如此局促不安,没想到只是马匹的问题。
他幽默地回了一句:“他不让我有四条腿的,我自己还有两条腿嘛!请放心好了,我绝不会掉队的!”
就这样,孙毅成为了教导师师部唯一一个没有马骑,只能靠步行长征的团级以上干部。
干部比普通士兵操心的事多,参谋长更是要统筹全局,每日步行耽误的时间,一度让孙毅过得很辛苦。
跋山涉水到新的露营地,每个师部的参谋长都需要做三件事,一是派人侦察地形,寻找向导;二是绘制行军所需地形图,发出当日前进的口令;三是写出宿营报告,汇报人员安全情况,派专人送至上级司令部。
事务不多,有马无马差不了多少,事务如此繁重,有马匹省心很多,早些赶到需要驻扎的整军地点,将宿营报告更早呈上,绘制地形图后,便可以睡下了,但是孙毅偏偏是没有马骑的那一个。
因为局势危急,教导师带的东西多,敌军追击的步伐不容红军战士懈怠,一日走下来,不少战士都是累得不行,一沾上草席就睡得呼呼作响,而孙毅的营帐中则一直亮着灯。
某日急行军后,夜色已浓郁,孙毅又趴在书桌上写新的宿营报告,十一点钟悄然而至,刘伯承致电孙毅,询问报告为何还没有呈上。孙毅回答:“今日到宿营地有些晚了,正在抓紧写,12点前一定送到,请总长放心。”
报告写完了,孙毅又开始忙绘图、刻蜡板,一件又一件工作做完,东方已稍显鱼肚白,他只有两个小时的睡觉时间了。
鸡鸣三声,部队又出发了,孙毅就如同这般地度过了不知多少个缺觉的日子。
遵义会议期间,孙毅被调至国家政治保卫团任参谋长,后续,保卫团被撤销,孙毅被编入了红三军团,任教导大队大队长一职。
这时,孙毅才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匹马,这匹马通体紫红色,溜光的马背以及长长的鬃毛,摸起来格外舒服,再加上性情温顺,与孙毅很投缘,让他竟有些哽咽,但更多的还是感激。
可是,这匹马没有陪伴他多少日子,就被别人用一匹病马给换去了,病马三日后死了,孙毅打趣地安慰自己:“还是靠我自己的两条腿吧”。
年2月28日,第二次攻打遵义城的战斗打响,主力部队经过的途中,小白龙江上的桥被敌军故意破坏了,为了确保部队顺利进军,叶剑英同志点了孙毅的“将”,让他带领30名工兵修桥。
当时,孙毅已经走了一天,接到命令片刻没有犹豫地前往目的地,又走了将近二十里的路。
到了之后,砍树、劈成一块块的木板、铺桥,又忙了大半宿,终于将桥修好了。
饭没来得及吃,水没来得及喝,还困得不行,孙毅却没顾及这些,赶紧写报告汇报进度,正巧彭德怀所率的部队到了桥边,经过检查,桥修的很稳,可以直接过,孙毅这才将紧绷的神经松懈下来。
休息的时间已过,队伍即刻又要出发了,一天两夜没合眼的孙毅,又得继续上路了……
没有马,困的眼皮打架的他,被战友们用背包袋子拴着走,三两步就要摔倒,但还是坚持走了80公里,抵达了宿营地。
孙毅与普通战士们一样,山川河流都留下过他的脚印,本来身体就不好的他,对于上级的部署,从来没有抱怨过,即便那么辛苦,他还是将交代的每一件事做到了最好。
对于李德撤了他的马,徐徐老矣的孙毅曾多次吐露:“我现在身体这么健康,就是靠长征时两条腿锻炼的结果。凭这一点,我还真得感谢李德。”以德报怨,实乃名将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