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大太监李莲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歹毒、阴险、城府极深等标签最常被人提及,究竟这些标签是抹黑还是实情?李莲英在皇宫中有一个绰号,“佛见喜”,这是清东陵马兰峪产的一种梨,皮发黑,外表很丑陋,可是吃起来又甜、又酥、又细、又嫩,深受宫内人们的喜爱,就连慈禧太后也经常吃。
李莲英获得这个绰号,最大原因就是他长相看起来很丑陋,可他很会办事。用太监宫女们的话来说就是,“宫里的行话叫‘兜水不漏’,让老太后感到放心舒服,深得太后的喜欢。”李莲英是晚清直隶河间府(今河北省)大城县人,这里多太监。
李莲英家境贫寒,年少时在街头沦为小混混,因私下贩卖硝磺入狱,侥幸逃后在街头摆摊修补皮鞋,又得绰号“皮硝李”。李莲英是咸丰六年(年)入宫当了太监,一直到年给慈禧太后操持完葬礼才离开紫禁城。
换句话说,李莲英在紫禁城里生活了近半个世纪,他从最低级的太监到最终成为慈禧太后最宠信的太监,而且还打破了太监品级以四品为上限的祖制,慈禧太后封他为正二品总管太监,统领紫禁城内所有太监。
很多人史料提到李莲英发迹是因为给慈禧太后成功梳了宫外流行的头发,结果深受慈禧太后喜欢。笔者要说的是,这只是其中原因之一。李莲英获得慈禧太后宠信,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确实有本事,他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得极其出色。
举个例子,李莲英对宫内的礼仪规制如数家珍,有时甚至一些老太监都向他请教。遇到重大庆典时,李莲英负责安排调度,每次都完成得非常出色。这样的太监,慈禧太后既然非常喜欢。
大家都知道,光绪皇帝是傀儡皇帝,可李莲英也非常重视他。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从西安启程回京。与西逃不同,回京是很轻松惬意的一件事,慈禧太后一路走走停停。到了保定时,已经是寒冷的冬天。
当时慈禧太后的住处温暖如春,李莲英伺候慈禧太后入睡后,来到光绪皇帝住处,发现皇帝坐在椅子上发呆。李莲英跪安后问道,“主子夜已经深了,为何还不睡觉?”光绪皇帝很生气,“你看看这床,怎么睡?”李莲英一看,房间床上连被子也没有。
李莲英很自责,立即把自己的被子着人拿来。光绪皇帝回到北京后,非常感激李莲英,经常念叨这件事,“如果没有李师傅,我恐怕早就冻死在保定了。”年,李莲英去世,隆裕太后给他举行了隆重葬礼,可他的死因至今成谜。